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大全

咏荆轲原文翻译及赏析(咏荆轲诗意解读)

发布时间:2025-06-22 06:52:04  来源:互联网     背景:

【荐】3篇

1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译文及注释

「翻译」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咏荆轲诗意解读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注释」

荆轲:战国时卫国人,为燕太子丹报仇,以送地图为名,藏匕首刺秦王,不成被杀。

燕丹: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

强嬴:秦国。

伤感爱情个性签名

荆卿:指荆轲。

渐离: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与荆轲友善,善击筑「古时的一种乐器)。

宋意:燕国的勇士。

商音、羽奏:商声和羽声。商声凄凉,羽声较激昂。

「赏析」

此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这是颇具眼力的。

2

原文:

咏荆轲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译文:

燕国秦国势不两立,燕太子丹为这块心病十分忧虑。

决定用樊於期脑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浅计谋,让荆轲带上匕首赶赴秦地。

整年里卑词厚礼,奉养荆轲,恰逢人们将受屠戮,军事形势十分危急。

微言大义激起樊氏深怨,献出人头,荆卿圆睁双眼怒气冲冲辞别燕国首都。

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洒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

把密封樊於期首级的匣子送给宿敌秦王,当面打开燕国的地图割让土地。

突然间闪闪电光,图穷匕首见,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热心悸。

开始行事时锐气何等锋利,到紧要关头他却犹豫无计。

突然间似长虹横贯太阳,匆忙中反而自遭诛杀。

秦王拔剑而起,盛怒伐燕,号呼声似风雷贯耳,秦军向燕地进发。

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

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

开始行事时指望消除灾祸,最终反而触动了灾祸的机匣。

秦王的兼并靠的是诈力,与讲信义的齐桓公大相径差。

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呢,实在叫做有勇无谋又愚有加。

世间流传的史事本来就多有谬误,太史公已从秦侍医夏无且那里早有叹嗟。

注释:

1.荆轲:战国时著名侠客。战国时期卫国人,好读书击剑,入燕,燕之处士田光亦善待之,后受燕太子丹所遣,入秦刺秦王嬴政。

2.不两立:不能同时并存。《战国策·燕策三》:“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3.太子:即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虞(yú):忧患,引申为心病。

4.千金:指代秦将樊於期之首级。短计:浅陋的计谋。

5.荆卿:即荆轲。

6.穷年:整年。徇(xùn):顺从。

7.且见屠:将要被屠杀。

8.微言:密谋;暗中进言。

9.燕(yān)都:指燕国首都。

10.朔风:北风,寒风。

11.爵(jué):古代酒器。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12.函(hán)首:将首级装入匣子。宿怨:指代秦王。

13.迥(jiǒng)然:明亮貌。电光:指匕首。

14.罔(wǎng):没有,不是。正夫:这里指行家。正:一作“匹”。

15.造端:开始;开端。

16.趑(zī)趄(jū):犹豫,不进貌。

17.仓卒(cù):即仓猝,匆忙急迫。

18.“按剑”二句:指秦王发怒攻打燕国事。

19.“慈父”二句:指燕王杀太子丹仍被追逃事。

20.芟(shān):割草,引申为除去。七族:指亲姻家族。

21.台:古代官署名。焚污:谓焚毁玷辱。

22.弭(mǐ):消除、停止。

23.枢(shū):枢纽,机关,关键。

24.诈力:欺诈与暴力。

25.桓(huán)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信为号召,与秦之并兼诈力不同。

26.曹子:即曹沫,春秋时期著名刺客。

27.故:通“固”,本来。

28.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徵(zhēng):证明、应验。无且(jū):指秦王侍医夏无且。

赏析:

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历代都有名人歌咏。晋代左思作有《荆轲饮燕市》,借歌咏荆轲以抒发对豪门权贵的蔑视;晋代陶渊明作《咏荆轲》,以诗的形式不仅再现了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经过,而且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明自己的叹惋颂赞之情;而柳宗元作的这首《咏荆轲》内涵更为丰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成功地描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精心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潮。特别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临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刺秦王的紧张激烈场面,生动体现出荆轲的勇敢、真诚、刚毅、愚狂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荆轲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此诗的.新意更在于诗人对荆轲作出了“勇且愚”的评价。秦国虐待作为人质的燕太子丹,杀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别是秦军滥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国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于像荆轲那些抵抗强秦,进行自保的人和事,则应给予一定的同情和颂赞;但是,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径。因为这类行径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愚昧盲动之举,表示了深深的叹惋。燕太子丹错误地将燕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诱使荆轲充当牺牲品,而荆轲却乐于效法古人,铤而走险,终于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其实,荆轲即使能杀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国退还侵占各国的土地,从而挽救大势已去、行将灭亡的六国。

唐代侠风犹盛,安史之乱后,皇室与强藩之间矛盾剧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对方阵营中的要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与首选的手段。此诗即反映了柳宗元对这种政治上的短视与盲动的轻蔑,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统一上排斥“诈力”的观念。

咏荆轲原文翻译及赏析3

咏荆轲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翻译

燕国秦国势不两立,燕太子丹为这块心病十分忧虑。决定用樊於期脑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浅计谋,让荆轲带上匕首赶赴秦地。

整年里卑词厚礼,奉养荆轲,恰逢人们将受屠戮,军事形势十分危急。微言大义激起樊氏深怨,献出人头,荆卿圆睁双眼怒气冲冲辞别燕国首都。

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洒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把密封樊於期首级的匣子送给宿敌秦王,当面打开燕国的地图割让土地。

突然间闪闪电光,图穷匕首见,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热心悸。开始行事时锐气何等锋利,到紧要关头他却犹豫无计。

突然间似长虹横贯太阳,匆忙中反而自遭诛杀。秦王拔剑而起,盛怒伐燕,号呼声似风雷贯耳,秦军向燕地进发。

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

开始行事时指望消除灾祸,最终反而触动了灾祸的机匣。秦王的兼并靠的是诈力,与讲信义的齐桓公大相径差。

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呢,实在叫做有勇无谋又愚有加。世间流传的史事本来就多有谬误,太史公已从秦侍医夏无且那里早有叹嗟。

注释

不两立:不能同时并存。

太子:即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

虞:忧患,引申为心病。

千金:指代秦将樊於期之首级。

短计:浅陋的计谋。

荆卿:即荆轲。

穷年:整年。

徇:顺从。

且见屠:将要被屠杀。

微言:密谋;暗中进言。

燕都:指燕国首都。

朔风:北风,寒风。

爵:古代酒器。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函首:将首级装入匣子。

宿怨:指代秦王。

炯然:明亮貌。

电光:指匕首。

罔:没有,不是。

正夫:这里指行家。

正:一作“匹”。

造端:开始;开端。

趑趄:犹豫,不进貌。

仓卒:即仓猝,匆忙急迫。“按剑”

二句:指秦王发怒攻打燕国事。

“慈父”二句:指燕王杀太子丹仍被追逃事。

芟:割草,引申为除去。

七族:指亲姻家族。

台:古代官署名。

焚污:谓焚毁玷辱。

弭:消除、停止。

枢:枢纽,机关,关键。

诈力:欺诈与暴力。

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信为号召,与秦之并兼诈力不同。

曹子:即曹沫,春秋时期著名刺客。

故:通“固”,本来。

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

征:证明、应验。

无且:指秦王侍医夏无且。

鉴赏

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历代都有名人歌咏。晋代左思作有《荆轲饮燕市》,借歌咏荆轲以抒发对豪门权贵的蔑视;晋代陶渊明作《咏荆轲》,以诗的形式不仅再现了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经过,而且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明自己的叹惋颂赞之情;而柳宗元作的这首《咏荆轲》内涵更为丰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成功地描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精心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潮。特别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临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刺秦王的紧张激烈场面,生动体现出荆轲的勇敢、真诚、刚毅、愚狂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荆轲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此诗的新意更在于诗人对荆轲作出了“勇且愚”的评价。秦国虐待作为人质的燕太子丹,杀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别是秦军滥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国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于像荆轲那些抵抗强秦,进行自保的人和事,则应给予一定的同情和颂赞;但是,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径。因为这类行径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愚昧盲动之举,表示了深深的叹惋。燕太子丹错误地将燕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诱使荆轲充当牺牲品,而荆轲却乐于效法古人,铤而走险,终于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其实,荆轲即使能杀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国退还侵占各国的土地,从而挽救大势已去、行将灭亡的六国。

唐代侠风犹盛,安史之乱后,皇室与强藩之间矛盾剧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对方阵营中的要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与首选的手段。此诗即反映了柳宗元对这种政治上的短视与盲动的轻蔑,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统一上排斥“诈力”的观念。

创作背景

《咏荆轲》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柳宗元在读古书时有感而作,当时柳宗元身处荒僻的永州(今属湖南)且官赋闲职。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为自己点一盏灯作文(那盏灯作文600字)
「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
日期:05-31
赞美竹子的诗句_赞美竹子的诗句书法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赞...
日期:06-16
520伤感文案_520伤感文案抖音
我愿做一朵云,安静飘在你的窗前,为你遮挡烈日。我愿做一滴雨,缓慢流过你的屋檐,为你洗去尘垢。“520”日,不需你的怀抱,只想说声爱你到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选300句),欢迎...
日期:05-31
春节见闻作文800字(春节见闻作文800字高中生)
关于(通用27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仅供参考...
日期:06-12
科学教案大班公开课_科学教案
「精华」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教学目标:1、经历一...
日期:05-31
在圣诞的节日里歌词简谱_在圣诞的节日里的优美诗歌
在圣诞的节日里的优美诗歌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
日期:06-16
诗词启蒙文具_文具诗词
文具诗词大全【毛颖】参见文明部·文具陈玄。◆指毛笔。宋陈与义《次韵西郊春事》:毛颖陈玄虽胜流,也须从事到青州。【生花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
日期:05-24
购物经历作文(第一次购物作文)
合集10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
日期:05-25
临路歌李白_临路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临路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老师作文评语简短精辟的原文: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译文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
日期:06-21
带兰花的一句名言_兰花的名言警句
关于兰花的名言警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警句都很熟悉吧,名言警句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那么你所知道的名言警...
日期:07-24
激励自己的名言_激励自己的图片
激励自己的名言1、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2、不要被失败吓到,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3、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4、成功不是将来才有...
日期:06-11
夏至简短走心的句子(夏至幽默句子)
(精选125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句子吧,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选1...
日期:06-13
用自己的话怎么来介绍兵马俑(用自己的话说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用自己的话怎么来介绍兵马俑的呢,我们来看看下文。  兵马俑概述...
日期:05-24
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的书)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单位。那什么样的句子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
日期:05-25
确认合作开发合同有效_项目合作开发合同
  项目合作开发合同中班食品安全教案反思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本着诚信、互利的原则,就甲方产业项目合作开发达成如下合作意向:一、项目内容简介1、开发项目名称:2、乙方合作意...
日期:05-27
稻盛和夫经典语录100条经营理念_稻盛和夫经典语录
关于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语录吧,语录通常是用于说明一段时间内某人的所说句子和语言特征等。语录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日期:08-03
逝者安息的唯美句子简短_悼念逝者安息的唯美句子
悼念逝者安息的唯美句子200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句子都是什么样...
日期:05-24
鸟鸣涧-王维原文翻译及赏析(王维鸟鸣涧注释赏析)
鸟鸣涧-王维原文翻译及赏析鸟鸣涧-王维原文:鸟鸣涧王维〔唐代〕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
日期:05-30
难忘的人作文800字(难忘的人作文800字)
(通用11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
日期:06-19
菊花的原文及赏析_菊的原文赏析
菊花的原文及赏析原文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
日期: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