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写作的教学课件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写作的教学课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瘦峭的草稿纸上的文字
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文字是最令人困扰的部分之一。教师常常指出,如果文字不够清晰,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创作过程变得困难重重。然而,每一个看似“难看”的字句,都可能成为展示才能的重要舞台。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人工的书写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的精神却是无限的。一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一幅幅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文字。写一个人物的文章,就像是在一幅画上涂抹一遍。教师教会我们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具体化。将抽象的思想具体化,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作文练笔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 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抓具体事例和抓人物特点写人的写作方法。
- 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回忆,确定写作素材
1. 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介绍你认为最需要尽早告诉老师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绍的这个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你按要求写下来。
- 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写作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以上填表内容,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并允许学生调换所要介绍的那个人。必要时,教师可提供一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1. 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 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作文中领悟写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作文,想一想:哪些作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向大家介绍一下。
3. 指导学生从作文“病例”中领悟写法
把写人的文章写成叙事的`文章,人物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这是学生写人作文中常见的通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作文,老师看了不够满意,现在我把这篇作文带来了,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见,行吗?
(2)出示“病例”作文,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或同桌)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篇作文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作文中,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点?
然后,教师揭示写人类文章的一般规律:
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三、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 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如果你们将自己最需要告诉教师的那个人写下来给老师看看,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25分钟内完成作文初稿的同学可获得“耕耘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
2. 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 对在25分钟内完成作文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有完成作文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作文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4. 指导修改,完善作文
(1) 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作文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作文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作文的“百花奖”呢!
(2) 学生自改作文。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5. 对在25分钟内完成作文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有完成作文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作文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对未能完成初稿的同学给予适当提示,可能获得“病例”的启示,从而能够较快地构思和写作。
- 交换初稿与修改后的草稿,让对方先阅读并提出修改建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 对在“病例”中的改写的同学授予“修正奖”,对完成初稿的同学授予“优秀奖”。
(1) 重读修改后的草稿,教师可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为什么自己这次修改后这篇作文会更加出色?它的结构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得当? (2) 让学生分组互评,可以讨论一下自己的草稿是否流畅、是否贴切主题,以及对整体结构是否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