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中国龙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掌握各部位的取自及象征意义。 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培养爱国情怀。 3、通过观察、欣赏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区分不同的龙形变化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2、理解“龙精神”如何超越性别和地域,成为影响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歌曲,请同学猜出歌曲的名字,并板书《中国龙》。
二、新授
(1)龙的历史 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在不同时代龙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商周——秦汉:夔龙期,抽象、简洁,多为单足; 秦汉——隋唐:应龙期,矫健,多有翼; 唐宋——明清:黄龙旗,华丽,皇权的象征。
(2)龙的形象 龙是鱼、鳄、蛇、鹰、马等动物组合而成的神物。龙的形象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3)龙的姿态 因为龙的形象是人们想象在人们生活中的产物,所以她有强大的本领和变化多端的姿态。龙多为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唱的神物。 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以行云布雨为天职, 以人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安居乐业为理想。
(4)探究《九龙壁》上龙的“姿态”,它在干什么? 腾飞、盘踞、戏珠、喷火、飞降。 降雨、镇妖、驱灾。
(5)龙的精神 提问:你能说一说与龙有关的节日么?(看课件) 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并对此相应的解释。
小结: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中国民间,龙始终象征着吉祥、幸福、威武。希望我们的学生都成一条真龙,为祖国、社会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艺术实践 请同学和老师一起完成黑板上龙相关的创作。
四、总结: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 龙是中国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希望我们的同学都成一条真龙, 为祖国、社会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