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ml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赏析
戴叔伦字幼公(一作次公),是我国唐代诗人。下面小编刚到家带来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赏析。
除夜宿石头驿
朝代:唐代
作者:戴叔伦
原文: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注释
⑴除夜:除夕之夜。
石头驿: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赣江西岸。
⑵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此二句脱胎于梁武帝萧衍《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也有相似诗句: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⑶寥落:稀少,冷落。此处有孤独、寂寞之意。
支离:即分散。
《全唐诗》校:一作羁离。
⑸愁颜与衰鬓:《全唐诗》校:一作衰颜与愁鬓。
⑹又:《全唐诗》校:一作去。
赏析
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联转写这个人大年夜独宿在旅馆中的思想感情。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
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支离形状。
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
明日又逢春。
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
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其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
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这就是所谓馀味。
好的话,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
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虽然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
却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有了创新,就成为警句。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