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好问的句子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王敦义
2. 名人名言
好问的名人名言
- “山有路,而路无言。”—— 杜甫(唐代诗人)
- “学而时习之,荒于嬉;教然后知困。”—— 华罗庚(中国数学家)
3. 其他问题
问题 1:你知道“好问”是什么意思吗?
答案:好的话就是让人感到好奇、思考和探索未知事物。
问题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这个句子出自 whom呢?请解释一下它的含义。
答案: 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王敦义。意思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即使生来不聪明,也不容易感到困惑和好奇,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缺乏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暗示人们在探索未知时会感到自信和满足。
问题 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个句子出自 whom呢?请解释一下它的含义。
答案: 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韩愈)。意思是说,走好一条路,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收获;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努力就要有所结果。它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问题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哪位诗人写的?请解释一下它的含义。
答案: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1261-1325)。原句的意思是说为了看得更远一步,就要爬得更高。这反映了古代人追求知识和进步的智慧。
问题 5: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是哪位诗人写的?请解释一下它的含义。
答案: 这句话出自唐代书画家解缙(1682-1749)。原句的意思是说:芦苇高耸在墙上,却显得较重;竹笋高高生长在山间,却显得扁平。这展示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思考。
问题 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这是哪位诗人写的?请解释一下它的含义。
答案: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1240-1316)。原句的意思是说:“夜深了,三更的灯火会亮,五更的时候,人们才开始读书。”这表达了读书和劳动在一起的重要性。
问题 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这是哪位诗人写的?请解释一下它的含义。
答案: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1261-1325)。原句的意思是说:要将玉器烧到七天才能熔化,而辨别材料需要七年。这体现了古代人对物品品质的反复思考和判断。
总结
“好问”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态度,它要求人们保持好奇、探求未知的精神。通过阅读和思考,我们能够不断探索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希望这些好问的句子和名人名言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