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大全

题木兰庙原文翻译及赏析_题木兰庙原文、翻译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5-06-30 04:38:21  来源:互联网     背景:

3篇

1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翻译

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

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爱!

注释

弯弓征战:言木兰代父征戎,勇敢善战。“梦里”

句:言木兰虽着戎装,仍思恢复和平环境下的少女生活。

拂云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喇特西北,堆上有明妃祠。

明妃:指王昭君。

赏析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接着诗人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梦里曾经与画眉”。木兰姑娘虽身着戎装,南征北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愧为英雄好汉。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尝不希望早日结束征战生涯,向往和平宁静的少女生活。“梦里”、“画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女儿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说,“弯弓征战”是表现这位巾帼英雄外在的“阳刚”之美,那么,“梦里”、“画眉”则是表示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发出卓特的史论。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诗歌在构思上和诗意上的跳跃,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这些相似,才能藉此来抒发花木兰内心的郁结。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国纾难的。这样的重任本应是男性担当的,现在却让两位红颜女子来背负,并且还要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在男权社会中,这是不正常的。难怪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一诗中对这一历史现象发出了如此的.质问:“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便是杜牧在此诗中没有直接发出,但却深蕴其中的议论,新见迭出,确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这首咏史绝句写得很有特色,一没有引用典故,二没有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题木兰庙翻译及赏析笔记

创作背景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会昌年间任黄州刺史时,游历至木兰庙,触景怀古,为木兰庙题的。庙在湖北黄冈西一百五十里处的木兰山。

游览的经历作文400字

题木兰庙原文、翻译及赏析2

题木兰庙

[唐代]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译文

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做儿郎,但也在梦中像曾经那般给自己画眉。

有多少次手持酒杯思念着故乡,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注释

木兰庙:据清代冯集梧注“《太平寰宇记》:黄州黄冈县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旧废县取此山为名,今有庙,在木兰乡。有好事者,因木兰山木兰县之名与木兰相同,于是加以附会,立庙于此。

高中生优美语句摘抄

弯弓征战作男儿:言木女扮男装兰代父征戎。

“梦里”句:言木兰虽着戎装,仍思恢复和平环境下的少女生活。

拂云堆:古地名,在黄河北岸,今内蒙古乌拉特旗西北。此处有神祠,突厥入侵中原,必先至神祠祭酹求福。《十道志》:关内道胜州有拂云堆。

明妃:既汉元帝宫女王嫱,又称王昭君。晋文王讳昭,故晋人称其为明妃。王嫱远嫁匈奴,为南匈奴唿韩邪单于阏氏(既王后)。

赏析:

本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集中表达了郁结于木兰心中的凄楚与忧伤,可谓“字字客中愁,声声女儿怨”,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

接着诗人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梦里曾经与画眉”。木兰姑娘虽身着戎装,南征北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愧为英雄好汉。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尝不希望早日结束征战生涯,向往和平宁静的少女生活。“梦里”、“画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女儿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说,“弯弓征战”是表现这位巾帼英雄外在的“阳刚”之美,那么,“梦里”、“画眉”则是表示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发出卓特的史论。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诗歌在构思上和诗意上的跳跃,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这些相似,才能藉此来抒发花木兰内心的郁结。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国纾难的。这样的重任本应是男性担当的,现在却让两位红颜女子来背负,并且还要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在男权社会中,这是不正常的。难怪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一诗中对这一历史现象发出了如此的质问:“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便是杜牧在此诗中没有直接发出,但却深蕴其中的议论,新见迭出,确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题木兰庙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翻译

译文

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爱!

注释

①木兰庙:《太平广记》云,黄州黄岗县(今属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今有木兰乡。木兰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其故事可能产生于后魏,关于木兰的姓氏后人众说纷纭,应信有其人。

②弯弓征战:言木兰代父征戎,勇敢善战。

③“梦里”句:言木兰虽着戎装,仍思恢复和平环境下的少女生活。

④拂云堆:《元和郡县志》:“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喇特西北,堆上有明妃祠。明妃:指王昭君。

赏析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会昌年间任黄州刺史时,为木兰庙题的。庙在湖北黄冈西一百五十里处的木兰山。木兰是一个民间传说人物,据说是北魏时期的黄州(或宋州人)。黄州人为木兰立庙,可见是认木兰为同乡的。

诗人一开头就用一个“作”字把北朝民歌《木兰诗》的诗意高度概括出来。这个“作”字很传神,它既突出地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生动地描绘出这位女英雄女扮男装“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要不,“同行十二年”,伙伴们怎么竟“不知木兰是女郎”呢?

接着诗人又借取《木兰诗》“当窗理云鬓”的意境。把“理云鬓”换成“画眉”,把木兰终究是女孩儿的本色完整地表现了出来:“梦里曾经与画眉”,“与”相当于“和”。它启发人们去想象木兰“梦里”的情思。她只是在梦乡里,才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从此替爷征”才竭力克制着自己,并非不爱“画眉”。诗人运用一真一梦、一主一辅的衬托手法,借助梦境,让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红妆,运笔尤为巧妙。这固然有“古辞”作依据,却表现出诗人的创新。

第三句诗人进而发挥想象,精心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木兰在战斗中固然很有英雄气概,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不免“几度思归还把酒”,“几度”二字,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内心矛盾的深刻性。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少女,木兰有这样一些感情,一点也不奇怪。难得的倒是诗人善于揭示其心灵深处的思归之情,更增强了真实感。

最后问题落在“还把酒”上。是对景排愁?还是对月把酒?都不是,而是到“拂云堆”上“把酒祝明妃”。拂云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喇特西北。堆上有神祠。明妃,即自请和番的王昭君。木兰和昭君都是女性。她们来到塞上,一个从军,一个“和戎”,处境和动机固然有别,但同样都是为了纾国家之急。

而这等大事却竟然由女儿家来承担,自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是唐代诗人戎昱《咏史》中的名句,和杜牧这首诗是比较合拍的。

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永远博得后世的同情。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一直受到人们赞美。诗人通过“把酒”“祝明妃”,把木兰对明妃的敬慕之情暗暗地透露出来,把木兰内心的矛盾统一起来,运用烘托手法,使木兰和昭君灵犀一点,神交千载,倍觉委婉动人。这无疑也正是本诗值得特别称许之处。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谷雨祝福语(谷雨祝福语简短)
「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祝福语都不陌生吧,根据祝愿的对象不同,祝福语分为吉日喜庆祝福语、寿诞祝福语、事业祝福语、祝酒词等。你所知道的祝福语是都是什么...
日期:06-26
诗经秦风《蒹葭》赏析(诗经秦风《蒹葭》赏析)
诗经秦风《蒹葭》赏析《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
日期:05-25
留别王维解析(留别王维)
留别王维解析《留别王维》作者: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解】:1、违:分离。2、当路:当权者;3、假:宽假...
日期:06-09
关于爱读书的名言名句_常用爱读书的名言
2021年常用爱读书的名言汇编46句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重新发现生活,更准确地理解生活的艺术。—— [法]英洛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爱读书的名言46句,大家快来...
日期:05-24
《清平乐·烟轻雨小》原文翻译及赏析_晏几道清平乐烟轻雨小
1大型晚会策划书范文清平乐·烟轻雨小 轻烟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翻译 轻烟细雨,放眼望去,青...
日期:05-30
清平乐村居原文及翻译赏析_村居原文及赏析
[精华]村居原文及赏析原文: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译文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
日期:06-09
简单的哲理的句子(幽默搞笑哲理句子)
简单的哲理的句子集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类型在文章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子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日期:08-08
桂枝香王安石翻译_王安石桂枝香归
王安石桂枝香归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桂枝香》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桂枝香·金陵怀古⑴...
日期:06-08
优秀古代诗文_优秀古代诗句小结
优秀古代诗句小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民间借款房屋抵押合同怎样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日期:05-24
简单建筑工程合同_建筑工程施工简单合同
范本现今很多公民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运用到合同的场合不断增多,合同是企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么合同要怎么拟定?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日期:06-26
圣诞平安夜说说_平安夜圣诞节自己过的说说
随着网络社交的悄悄演进,越来越多人会在网上发布说说,用以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什么样的说说才受网友欢迎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11、平...
日期:05-31
《蚂蚁搬豆》说课稿(蚂蚁搬豆音乐说课稿)
(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
日期:06-19
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六年级_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
常用[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
日期:05-25
柳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_柳枝词全文解析
1柳枝词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日期:06-07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_《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及译文
《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及译文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
日期:06-17
师德师风总结与收获(高校师德师风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仅供参考...
日期:06-17
女儿是我和老伴的小棉袄散文(女儿是我的小棉袄原唱)
女儿是我和老伴的小棉袄散文女儿是我和老伴的小棉袄,这是勿庸质疑的。去年冬天,老伴几次感到胸口憋闷,我怀疑她是“心绞痛”,便让她在舌尖下压服一片“硝酸甘油”,还掏640元买了...
日期:05-24
菊梦原文翻译及赏析_菊梦翻译及注释
范例[2篇]1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清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译文东篱的菊花下,酣梦一觉方醒,只...
日期:05-30
唐诗赏牡丹原文及翻译_赏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
6篇1赏牡丹朝代:唐代作者:王建原文: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日期:06-20
实习日记模板30篇_实习日记的格式和
实习日记的格式和范文一、实习日记要求:毕业生必须每日要求撰写实习日记,实习日记总篇数不得少于25篇。毕业生自己准备一个笔记本,实习日记集中写在该本上;每四周交指导教师批阅...
日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