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繁,(2)洗净后却不显得异常或怪异,(3)故君子的人很多,可以被视为 ideal person,这就是一种真实的 ideal,(4)在乎许多人。**
-
B(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除污秽却不沾染,“洗净后却不显得异常或怪异”。
-
“善绘者以意取似”——作者擅长绘画的人是通过自己的意思来模仿兰的画法。
- (3)芬芳:珠宝与美
-
(4)芬香:光辉与纯洁
-
爱美与雅致、爱明与清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少,很少)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停止,停止)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合宜,适合)
2.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C(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一时刻,不适耳目之观。
(无时无刻,不适耳目之观。)
4.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甲文中的荷花被用来赞颂君子的品质,强调其高尚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
乙文则通过描写荷花的美丽与实用价值来赞美它,体现它的长远性和实用性。